作者:轻舟GalaxyCraft
编辑:三宅
今天是韩国诗人、画家、思想家罗蕙锡(나혜석)的诞辰。
罗蕙锡被认为是韩国第一位深受西方现代主义影响的女性画家,也是最早的近代女性主义文学作者,她宣扬传统的贞洁贤淑等所谓“女性美德”纯属个人爱好,“既不合乎道德,也不应受法律保护”,并无视时人的抨击诋毁,“我行我素”地度过她充满传奇色彩与争议的一生。
那么,关于罗蕙锡,我们还知道些什么呢?
· 罗蕙锡的祖父曾任财政大臣、被封北条参判,父亲曾任始兴郡、龙仁郡知事。罗蕙锡的父亲为人开明,对子女一视同仁,但也妻妾成群,甚至有妾室与罗蕙锡年纪相仿。罗蕙锡自有目睹母亲为此痛苦,开始对贞洁、传统婚姻和家庭结构产生质疑。
· 罗蕙锡在五个兄弟姐妹中排行第四,自幼学习中国古典文学,她聪明好学,很早就表现出绘画天赋。她的大哥毕业于日本早稻田大学,罗蕙锡从他那里最早接触到了西方文化和新式教育。
· 尽管罗蕙锡出生于开明的知识分子家庭,但她儿时仍然没有正式的名字,只是被叫做“儿只(아지)”,进入中学后才取名“明顺”,进入高中后改名“蕙锡”,与兄弟们同列。
· 少女时代的罗蕙锡因为容貌美丽、成绩优异而成为“学生明星”,照片和成绩屡屡见报。在兄长的建议和支持下,她留学日本,考取东京女子美术大学,走上艺术生涯,并成为第一位在日本学习艺术的韩国女性。
· 与罗蕙锡一同赴日留学的韩国女性共有三十名,其中大部分的留学生涯相当辛苦和闭塞。但罗蕙锡因为家境优渥,容貌出色,性格开朗,口才出众,留学生活十分愉快,她参与成立韩国女学生组织“韩国妇女友好协会”,并积极从事文学活动,出版期刊,结识了众多同道好友。
· 当时有众多日韩文学青年追求罗蕙锡,其中一位名叫佐藤八太的年轻画家特别狂热,不仅跟踪她,还随身带着一把手枪,威胁要殉情,并在《白桦》杂志上发表题为《致R》的文章示爱,还表示:“我不会把你变成日本人,我要追随你做韩国人。”但罗蕙锡不为所动。
· 这时罗蕙锡的父亲已经为她物色了一位未婚夫,要求她放弃学业,回家完婚,深受现代女性解放思潮影响的罗坚决拒绝,并发表了一系列宣扬女性权利的文章,在年轻一代中引起轰动。父亲一怒之下不再给与她经济支持,罗便休学回国,靠教书和打工积攒学费和生活费。
·在此期间,罗蕙锡读到易卜生的《玩偶之家》,大为倾倒,宣称“娜拉的未来就是我们的未来”。因为对日译版不满意,她买了《玩偶之家》的英文版和挪威文版,认真研读。
· 最终获得罗蕙锡芳心的是她哥哥的朋友崔承九,崔是一位才华横溢的诗人、作家,当时在应庆大学读书。崔承九早年在老家有一位包办婚姻的妻子,为了和罗蕙锡在一起,他试图与妻子离婚,但还未有结果时崔便因肺结核去世,年仅二十五岁。
· 崔承九的去世让罗蕙锡几近崩溃,之后虽然家人为她介绍了多位出色的男性,她都拒绝了。她说自己现在只想以“女人”和“朝鲜人”的身份生活,“我是一个女人,我知道该为女人做什么;我是一个朝鲜人,我知道该为朝鲜做什么”。
· 罗蕙锡的哥哥再次为她介绍了一位在京都帝国大学学习法律的韩国学生金宇英,金比罗大十岁,妻子已经去世,他持续地追求和默默守候使罗蕙锡振作起来,重拾学业,
· 大学毕业后罗蕙锡回国,举办了自己的首次画展,并在高中母校任教,积极在韩国推广油画和西方现代各画派。同时她带有自传性质的小说《庆熙》出版,大受欢迎,被认为是韩国第一部女性主义文学作品,也是二十世纪十年代韩国最杰出的小说。
· 教学和创作之余,罗蕙锡还积极参加韩国的民族独立运动,因此受到牵连,加上健康状况,不得不辞去教职,最终被捕入狱。她的辩护律师就是金宇英,两人的关系由此亲密起来。
· 面对金宇英持续的追求,罗蕙锡提出四个条件:一生相爱;婚后不与婆家人同住;支持她继续绘画;允许她树碑纪念崔承九。金全部答应,两人成婚,按照罗蕙锡的要求,婚礼十分低调朴素。这段婚姻和罗蕙锡的四个条件,在当时的韩国引起热议,廉尚燮还以此为灵感创作了小说《向日葵》
· 婚后罗蕙锡举办了个人油画展,这是韩国第一次举办女性创作者的个人油画展,引起了轰动,大获成功。罗蕙锡不仅是韩国史上第一位成功的女性职业画家,也最早将劳动女性和职业女性作为描绘的对象。
· 婚后金宇英被派往中国东北任职,罗蕙锡在此期间,暗中积极资助韩国和中国的民族独立运动,遭到举报,影响了金宇英的仕途,同时金虽然积极支持罗的绘画并为她的成就而自豪,却也流露出“出色的女人是男人最好的装饰品”的思想,夫妻关系由此出现裂痕。
· 1927年,金宇英被公派海外旅行休养,罗蕙锡同行,他们游历了十五个国家,罗蕙锡成为第一位游历欧美的韩国女性,沿途创作了大量的随笔和绘画,在韩国发表,广受关注。在欧洲和美国的经历见闻也对罗蕙锡产生了重大的冲击,她最终决定独自留在巴黎,学习和研究印象派和野兽派。金宇英则前往柏林进修法律。
· 在巴黎期间,罗蕙锡掌握了法语和德语(至此她精通中、日、英、法、德五国语言),流连于众多美术馆和画室,重燃起生活和创作的热情,并与不止一位巴黎艺术界的男性有恋爱传闻。尤其是与金宇英的好友,外交官崔麟的恋情,闹得沸沸扬扬,据说罗蕙锡曾对崔表示,她虽然爱他,但不会为他离婚。崔也对她这种将爱情与婚姻分开的“浪漫态度”表示满意。罗蕙锡还在给友人的信中大胆地阐释这种浪漫态度:“婚后和其他男人或女人相处融洽,这并不是不道德的,反而会给你带来能量,让你能够更好地与丈夫相处。”
· 但罗蕙锡的丈夫金宇英显然并不这么认为,虽然他们已经有了四个孩子,但金还是提出离婚,并威胁如果罗不同意,他就以通奸罪起诉她。离婚后仅四个月金宇英再婚,崔麟也迫于舆论压力与罗分手,罗蕙锡大受打击,一度陷入抑郁。
· 尽管因为婚外情和离婚,罗蕙锡蒙受众多批评攻击,甚至有人向她的寓所扔垃圾和石头,但她坚称从不后悔自己的选择,并说:“女人也有性欲,就像饿了就要吃东西,爱情与性欲不是罪过,而是每个人最基本的生存需要。”同时指出“没有爱情而勉强维持的婚姻是巨大的不幸,也是对人的巨大浪费”。此后罗蕙锡不断抨击传统婚姻制度对女性的束缚,积极主张女性离婚应得权益,她认为自己的婚姻并不局限于自己个人,而是与同时代女性的生存状态息息相关。
· 离婚后罗蕙锡仍积极创作,在杂志撰写文章,举办画展,并曾担任韩国第一届选美的评委,努力维持有尊严的生活。但处境仍日益困窘,年仅十二岁的长子因肺病去世时,罗蕙锡也因为前夫的阻挠未能见到孩子最后一面。
· 备受打击的罗蕙锡坚持“我不能这样埋没下去,我没有做错什么”。但仍转向佛学寻求内心慰藉,她从此致力于养老院和孤儿院的志愿工作,积极帮助弱势群体。也一度希冀出家,修德寺住持万空和尚拒绝了她出家的要求,但仍赐她法号“古根”。
· 晚年罗蕙锡几度中风,罹患帕金森和精神疾病,日本驻韩机构一度试图向她提供援助,换取她的合作,罗蕙锡拒绝,因此被视为危险分子,长期被监视。此时罗蕙锡已经十分潦倒,在各个寺院、养老院和亲友家中辗转流离,据她的侄女回忆,每次罗蕙锡到她哥哥家,嫂子都不得不把她藏起来,以免她哥哥看到后伤心愤怒。
· 1948年罗蕙锡在市立孤儿病院去世,享年五十二岁,因为精神疾病失语,以至于死后无人认领,至今仍不知具体埋葬地址。
· 此后很长一段时间,罗蕙锡的才华与作品被埋没,只是作为一段丑闻的女主角留在人们的记忆里,直到二十世纪八十年代,她的才华与成就才再次被发掘和重视,传记出版,作品重见天日,自1997年,每年举办“罗蕙锡艺术展”,并于2000年被评为韩国文化人物。2004年第一届罗蕙锡纪念音乐会在曹溪宗龙珠寺极乐大殿前举行。此后每年十月都会举办她的纪念音乐节。
· 在罗蕙锡当选韩国文化人物的过程中,咨询委员会内部仍有反对的声音,认为她的生平有失检点,而这样的言论曝光后,引起广泛的抗议和抨击。
· 罗蕙锡的侄女罗英均是一位英语文学学者,她结婚前提出的条件,与姑母极为相似:不与公婆同住;不为家务事困扰;继续学习和研究工作。
· 罗蕙锡的侄孙女罗文姬是著名演员,多次斩获百想、大钟、青龙奖项,在2025年热播的电视剧《苦尽柑来》中仍有出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