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版 登录 注册
文字大小
夜间模式
诗人的诞生历

作者:轻舟GalaxyCraft

编辑:三宅

四月二十九日 · 卡瓦菲斯
2025-04-29

今天是希腊诗人康斯坦丁·卡瓦菲斯(Constantine P. Cavafy)的诞辰。

又是一位“生日快乐&忌日快乐”的大诗人,又是一位将自己的才华珍重地藏起,如隐士般度过半生的大诗人,尽管被认为是二十世纪希腊最重要的诗人,但卡瓦菲斯几乎所有重要的诗作,都写于四十岁之后,并在他去世后才出版。诚如他的朋友,小说家福斯特所言,“一位戴着草帽的希腊绅士,一动不动地与宇宙保持着微小的角度”。

那么,关于这位希腊绅士,我们还知道些什么呢?

· 卡瓦菲斯的父母都是希腊人,但定居埃及亚历山大(当时属于奥斯曼土耳其帝国),父亲是一位富商,拥有希腊和英国双重国籍,因此卡瓦菲斯出生后曾在英国生活过一段时间。

· 卡瓦菲斯七岁时父亲突然去世,家道中落,全家不得不在三年后搬回亚历山大。在卡瓦菲斯十九岁时,亚历山大爆发了反英起义,他家的公寓毁于炮火,全家只得再次迁至君士坦丁堡。

· 卡瓦菲斯二十二岁时回到亚历山大,重获希腊国籍,并放弃了英国国籍。此后他除了偶尔旅行外出,再没有离开过亚历山大。

· 在亚历山大,卡瓦菲斯先是当记者,后来在证券交易所工作,最终上岸成为一名公务员,在公共工程部工作,尽管是临时编制,每三年续约一次,但他勤勤恳恳地工作了三十年,到辞职时已身居要职。对于自己的公务员生涯,卡瓦菲斯一直“谦虚”地称之为“文员工作”,并表示只是因为自己“懂英语、法语,还会一点儿意大利语”。

· 卡瓦菲斯十八岁时开始编写自己的历史词典,十九岁开始写诗,但他对自己的创作有一种几乎是过度的谨慎和自珍。虽然卡瓦菲斯在五十九岁时辞去公职,全身心沉浸于诗歌,并于六十三岁时获得希腊政府授予的凤凰勋章,以表彰他对希腊文学的贡献。但卡瓦菲斯生前,他始终拒绝正式出版,他的作品仅以私人印刷的小册子和单行本的方式在小范围内流传,据说卡瓦菲斯最青睐在报刊亭随机发放自己的作品,而非赠送给亲友阅读。

· 卡瓦菲斯七十岁生日那天,因喉癌去世。他去世两年后,才由希腊国家图书馆馆长赫拉克勒斯·阿波斯托利迪斯编纂出版。至今卡瓦菲斯传世的诗作共有154首,还有七十多首残章散见于他的书信或档案中。

· 卡瓦菲斯的诗作风格独特,既古典又现代,既有传统的技巧娴熟、精雕细刻,苦心孤诣地营造出一种“无有他奇只是恰好”的平淡之感,却又相当颠覆而大胆,比如他那些最著名的情色之作,以及古风十足的戏仿历史之作。所有这些特质,使得他在很长一段时间里不如希腊文坛正统诗人和作家之眼,却又使得他在文学殿堂占据独属于他的一席之地。

· 卡瓦菲斯将自己的诗分为三类,历史类、哲学类和感官类。感官类诗作也许最广为人知,这些作品以同性情感为讴歌对象,几乎像是从古希腊的诗集中直接摘出,却又大胆奔放,极具挑逗,并带着引人入胜的转瞬即逝的脆弱感和对无常的哀愁。

· 尽管生前极其低调,但卡瓦菲斯还是颇有些重量级粉丝,包括福斯特、汤因比、艾略特、大卫·霍克尼,帕慕克、伦纳德·科恩等等。福斯特和卡瓦菲斯相识,在其作品《亚历山大》中,有一篇关于卡瓦菲斯的回忆录,许多欧美读者由此了解到卡瓦菲斯;大卫·霍克尼根据卡瓦菲斯的诗作,创作了一系列版画,包括著名的《在沉闷的村庄里》;帕慕克也曾撰文纪念卡瓦菲斯,称是他的诗作《城市》教会了自己如何看待、感受和描写一座城市;科恩的《离开亚历山大》即改编自卡瓦菲斯的诗作《上帝抛弃了安东尼》。

· 卡瓦菲斯去世后,他的寓所曾被改建为一处廉价旅馆。随着诗人的声誉不断提升,如今这里已经是卡瓦菲斯纪念馆,寓所所在的街道也更名为卡瓦菲斯街。

250429.png

游客
全部评论